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所有成年女性的节日。
“温暖”、“感恩”、“充满幸福”,
就连小编的文字都自动变成了粉红色。

但是,
很多人并不愿意过妇女节,
甚至要求将妇女节改为“女神节”、“女王节”。
您的孩子有没有问过您这些问题
“妇女是什么?”
“为什么不叫女神节,要叫妇女节”
“妇女节就是妈妈买东西的节日吗?”
但我们都知道:
妇女是无可替代的,
妇女也不是“相夫教子”“任劳任怨”
“家务劳动”的代名词。
下面,我们就和孩子们讲讲
关于“三八妇女节”的那些事儿。

妇女节的由来
日常称呼的“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全称应为“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或“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
它是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节日内容从对女性的尊重、欣赏和爱意到庆祝女性在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的成就等多方面构成。

国际妇女节是一个全球性的妇女节日,
这一天,无论女性的国籍、民族、语言、文化、经济状况和政治立场如何, 她们作出的成就都会得到肯定。
在联合国四次妇女问题全球会议推动下,这样的节日已成为一个号角,号召协力争取妇女权利和妇女对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

邮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血与泪的历史
妇女节的确立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妇女约占世界人口的半数,但几千年来她们却有着令人心酸的命运和遭遇。
19世纪末,随着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觉悟了的女性摈弃长期以来歧视妇女的陈腐观念,高举起了争取妇女自由平等权利的旗帜。

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德国《平等报》主编克拉拉·蔡特金早在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就曾代表劳动妇女发出了有史以来首次要求平等权利的呼声,开创了争取妇女解放的国际妇女运动的先河。

克拉拉·蔡特金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提出获得选举权、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增加工资等政治和经济要求。
这次有组织的斗争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得到了国际上广大劳动妇女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1910年8月,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在丹麦举行,17个国家的100多名妇女代表与会。大会一致通过了蔡特金等提出的倡议:
将每年3月8日作为国际劳动妇女的节日,以此加强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争取自由平等。

1910年,德国的共产党员,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呼吁将3月8号设立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呼吁社会关注女性权益,这成为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元年。
1911年,美国、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士等国的劳动妇女首次举行了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从此,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活动逐渐扩大到了全世界。
1924年3月8日,在中国著名妇女活动家何香凝的主持下,中国各界妇女在广州第一次举行纪念“三八”妇女节的集会,提出“废除多妻制、禁止纳妾”等口号。

何香凝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
1977年,联合国大会邀请成员国以“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之名,将3月8日定为“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或“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简称“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国进一步简称为“三八妇女节”。
三八、妇女绝不是“侮辱”词汇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妇女”一词的含意,是指”成年女子”并无其他特殊意指。已婚女子被称作”妇人”,而“妇女”这个称号属于所有年满十八岁周岁以上女性。
当社会开始讨论是否给“妇女节”更换一个更新潮的名字,“女神节”?“女王节”?这往往忽略了这个简单名词背后蕴含的意义。

毕竟在全人类解放的道路上,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能顶半边天,绝不是一种空虚的口号,而是切实的人类文明。
今天,关于女性那些被认为理所应当存在的权利,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甚至在100多年以前,女性还和奴隶一样,从来享受不到“人”的权利。
而在封建残余的国家,女性还受到包括封建礼教在内的一系列更为扭曲的压迫。

我们为什么要过妇女节?因为这个节日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世界女性在20世纪初的世界革命浪潮里,把自己的权利从无奋斗到有的过程。
这是一个将“男女平等”变成了一个理所应当的、正确的社会的意识的过程。
因为当女性被冠以“劳动妇女”的称号时,她超越了女性只以性别特征区别于男性的历史,而是具备了和男性一样平等的作为人的权利。

“三八妇女节”再提醒我们,不要忘却历史,也不要认为所有的权利都是与生俱来的。
女权问题,依然存在
一份《2018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女性整体收入低于男性22%,主要是由于进阶管理层的不足。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这一客观因素仍然是女性区别于男性在晋升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在看似男女平等的今天,女问题依然隐藏在社会生活的细节当中。
比如:女司机污名化

以及去年爆出得让人大跌眼镜的“女德教育”。

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即使争取性别平等的抗争进行了一百多年,但男女平权依然道阻且长。
我们为什么要过妇女节?
除了男人需要表达对妻子的爱、
儿子要表达对母亲的爱、
女生们多了一次休息放松的机会,

在这样的节日里,
“劳动妇女”更是肯定了女性
在各种社会角色中的付出,
呼吁女性拥有更好的社会地位、
同样的工作机会、被平等的对待。

无论给“妇女节”起多少外号,
女生节也好、女神节也罢,
那些血与泪的历史、
先辈们为了男女平权孜孜不倦的努力、
希望都 都不会白费,都将被铭记。
本文综合自网络,仅供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